Market Turnover
-






-
-
|
|
|
|
|
|
-
-
-
加載中

香港交易所全年業績

企業
2001年3月13日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董事局謹此宣布香港交易所及其附屬公司(本集團)截至2000年12月31日止年度經審核業績如下:

綜合損益表
截至2000年12月31日止年度
(以港元為單位)

2000年
(千元)

1999年
(千元)

收入 (附註1)
交易徵費及交易收費

548,472

427,535

聯交所上市費

269,567

205,594

結算及交收費

305,465

196,260

存管、託管及代理人服務費

257,490

143,702

出售資訊所得收入

351,736

229,074

利息收入 (附註2)

414,327

473,567

其他收入

165,146

139,245

-------------

------------

2,312,203
========

1,814,977
========

營運支出
僱員費用及相關支出

593,433

570,818

資訊科技及電腦維修保養支出

216,665

197,708

樓宇支出

109,112

115,145

產品推廣支出

31,076

37,526

法律及專業費用

32,134

35,954

折舊及攤銷

177,450

150,197

其他營運支出

74,258

90,268

合併、上市及業務整合支出

93,385

60,202

-------------

------------

1,327,513

1,257,818

-------------

------------

除稅前溢利

984,690

557,159

稅項 (附註3)

(105,801)

(36,493)

-------------

------------

股東應佔溢利

878,889

520,666

股息

343,419

-

本年度保留溢利

535,470
======

520,666
======

每股盈利 (附註4)

0.84元

0.50元

每股股息
 已派中期股息

0.08元

-

 應付末期股息

0.25元

-

附註:

  1. 本集團所有收入均源自香港的業務。

  2. 利息收入指銀行存款及所持之非買賣證券的利息收入總額扣除就所收保證金及現金抵押品而應支付予參與者的利息支出。本年度從銀行存款及非買賣證券所得的利息收入為6.09億元(1999年:6.48億元),而利息支出則為1.95億元(1999年:1.74億元)。

  3. 綜合損益表內的稅項指:

2000年
(千元)

1999年
(千元)

本年度香港利得稅撥備

95,824 44,660

往年度的香港利得稅超額撥備

(2,901) (5,348)

1997/98評稅年度的10%香港利得稅退款

- (12,785)

-----------

-----------

92,923 26,527

遞延稅項

12,878 9,966

-----------

-----------

105,801
======
36,493
=====

    香港利得稅乃將估計應課稅溢利按稅率16%(1999年:16%)提撥準備。

  1. 每股基本盈利是根據股東應佔溢利8.79億元(1999年:5.21億元)而計算,並假設於截至2000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1999年12月31日止年度均一直有1,040,664,846股已發行股份。2000年內所授出的購股權並無對每股基本盈利造成任何重大的攤薄影響。


儲備變動

(以港元為單位)

保留盈利
(千元)

於1999年1月1日

1,799,182

撥入結算所基金儲備

(13,103)

前結算所的收入撥入現貨及衍生產品
市場發展基金儲備

(7,024)

由現貨及衍生產品市場發展基金儲備撥作賠償基金承擔

13,103

撥入其他儲備

(230,000)

撥自其他儲備

1,280,000

撥自發展儲備

111,720

結算所基金、賠償基金儲備賬以及現貨及衍生產品市場發展基金的
投資收入(扣除開支)撥入相關基金的儲備

(49,590)

本年度保留溢利

520,666

綜合賬目時對銷儲備

(1,119,321)

-------------
於1999年12月31日

2,305,633

撥自發展儲備

50,480

本年度保留溢利

535,470

於2000年12月31日

2,891,583
========

末期股息

董事局建議向股東派發末期息每股0.25元(1999年:無)。

股份過戶登記處將於2001年4月25日(星期三)至27日(星期五)期間(首尾兩天包括在內)暫停辦理股份過戶登記手續。股息單將於2001年5月3日(星期四)或稍後寄予股東。為確保獲派末期股息,所有填妥的過戶表格連同有關股票須於2001年4月24日(星期二)下午4時前送交香港交易所的股份過戶登記處 -- 香港證券登記有限公司(地址:香港德輔道中199號維德廣場2樓)辦理過戶手續。

財務回顧
(以港元為單位)

2000年 1999年

變幅

市場成交主要統計數據
聯交所平均每日成交金額

127億元

78億元

63%

期交所平均每日成交衍生產品合約張數 22,118 25,843 (14%)
百萬元 百萬元
財務摘要
收入 2,312 1,815 27%
營運支出 1,327 1,258 6%
  ------------ ------------
 
除稅前溢利 985 557 77%
稅項 (106) (36) 190%
  ------------ ------------
 
股東應佔溢利 879
===
521
===
69%
       
每股盈利 0.84元 0.50元 68%
每股中期股息 0.08元 -

-

每股應付末期股息 0.25元 -

-

整體表現

本集團的股東應佔溢利增加69%至8.79億元(1999年:5.21億元),主要是由於總收入增加了27%,而成本僅輕微上升6%。

收入

總收入增加27%至23.12億元(1999年:18.15億元)。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00年現貨市場交投活躍。現貨市場受惠於2000年年初市況向上、美國股市暢旺以及香港經濟復甦等因素,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錄得63%增長。不過,恒指期貨及期權交易由公開喊價過渡至HKATS電子交易系統所產生的不明朗因素使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平均每日成交合約張數減少14%,而來自期貨市場的收入也從而有所減少。

儘管本集團佔現貨市場交易徵費的份額自2000年6月起由0.007%降至0.005%,而期貨合約的成交又減少,但由於現貨市場暢旺,交易徵費及交易收費方面的收入增加了28%至5.48億元(1999年:4.28億元)。

上市費收入增加31%至2.7億元(1999年:2.06億元),主要是集資市場蓬勃,更多新公司上市,上市證券數目隨而增多。2000年12月31日,在主板及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分別有736家及54家(1999年:701家及7家)。

由於現貨市場暢旺,結算及交收費收入錄得56%增長,達到3.05億元(1999年︰1.96億元);存管、託管及代理人服務費收入因企業活動增多以及更多股份存入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CCASS)存管處而大幅飆升79%至2.57億元(1999年:1.44億元);另外,由於市場對股市資訊需求增加,出售資訊所得收入亦增加54%至3.52億元(1999年:2.29億元)。

利息收入則下跌13%至4.14億元(1999年:4.74億元),主要是從衍生產品合約的保證金所得之利息收入減少所致。由於期貨合約成交減少,2000年所收的平均保證金下跌了11%。

其他收入增加19%至1.65億元(1999年:1.39億元),主要是首次公開招股數目增加,令到股份登記服務費收入隨而上升。

營運支出

總營運支出增加6%至13.27億元(1999年:12.58億元)。

僱員費用及相關支出上升4%至5.93億元(1999年:5.71億元)。為配合當前市場情況及表揚僱員的優秀表現,本集團於7月份給予僱員平均7%的增薪,並在年終發出較高的2000年表現獎金。因本集團業務整合後僱員人數減少(2000年內減少17%至891人),省下的支出抵銷了部分僱員費用及相關支出之增幅。

由於需要進一步提升交易及結算系統,資訊科技及電腦維修保養支出由上一年度的1.98億元增加10%至2.17億元,其中主要涉及開發第三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AMS/3)、期貨交易轉移至HKATS電子交易系統,以及CCASS的架構進行檢討工作。

樓宇支出減少5%至1.09億元(1999年︰1.15億元),主要是商業物業市道持續低迷令租金回落。

折舊及攤銷上升18%至1.77億元(1999年:1.5億元)。支出增加主要是推出AMS/3及HKATS電子交易系統而需作額外折舊,以及本集團於2000年統一折舊政策所致。

其他營運支出減少18%至7,400萬元(1999年:9,000萬元),原因是1999年向聯合交易所賠償基金(賠償基金)作特殊供款1,300萬元,2000年則無此項支出。

合併、上市及業務整合支出(全屬非經常支出)則增加55%至9,300萬元(1999年:6,000萬元),主要源自2000年6月本集團上市的支出、本集團業務整合的顧問費用以及精簡人員編制的成本。

稅項

本集團2000年稅項支出增加190%至1.06億元(1999年:3,600萬元)。主要原因是2000年錄得較高應課稅溢利,而1999年又收回1997/98年度利得稅的一筆過退稅(1,300萬元)。本集團的實質稅率為10.7%,低於法定利得稅率16%。這主要是由於本集團有具效率的稅務管理,利息收入又可豁免利得稅。

流動資金、財政資源和資本承擔

由於保留盈利增加,於2000年12月31日的營運資金增加19%至30.45億元(1999年:25.57億元)。本集團擁有的銀行結存及定期存款亦增加10%至36.35億元(1999年︰33億元)。

本集團雖然一直有非常充裕的流動資金,但為防未然,本集團也安排了備用貸款額。於2000年12月31日,本集團可動用的備用貸款總額為28.95億元,其中16億元屬於為維持衍生產品合約的保證金流動資金而設之回購備用貸款,另有11億元則屬遇有CCASS參與者未能付款,由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香港結算)暫代履行責任時可動用的貸款。本集團甚少借款,若有需要,也多為項目計劃所需,少有季節性借款模式。至本年度終結時,本集團概無動用上述貸款額(1999年:根據與銀行所訂立回購協議而借入的短期銀行貸款為2.04億元,用作抵押的資產達2.06億元)。

本集團於2000年12月31日的資本開支承擔為3.81億元(1999年︰2.42億元),主要涉及持續投資於設備及科技方面。本集團有充足的財政資源,庫存現金及業務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已足以支付資本開支承擔。

資產押記

本集團在香港一家銀行之1,000萬元透支額,以本集團在該銀行之等額定期存款作抵押。於2000年12月31日及1999年12月31日,本集團均無動用該透支額。

於1999年,10家銀行以協定基準給予香港結算10億元銀行備用信貸,以香港結算之浮動資產作抵押,用以在遇有CCASS參與者未能履行付款責任時,為香港結算暫代履行有關責任提供備用資金。有關的備用信貸到1999年12月31日仍未動用,並已於2000年12月12日取消,改由下文「或然負債」項下所述的銀行信貸取代。

持有的重大投資以及重大的收購或出售附屬公司

除在2000年3月6日兩家交易所及有關之結算公司合併成為香港交易所外,年內本集團亦購入Singapore Exchange Limited已發行普通股本的1%(10,000,000股)。2000年內沒有出售任何附屬公司。

匯價波動風險及相關對沖

於2000年12月31日,本集團的外匯風險約涉及1.8億元,其中1.25億元以同一貨幣的投資作對沖。

或然負債

賠償基金乃根據《證券條例》設立的基金,旨在賠償任何(其他聯交所參與者除外)在與聯交所參與者的交易中,因聯交所參與者未有履行責任而蒙受金錢損失的人士。根據《證券條例》第109(3)條,每名聯交所參與者未有履行責任的最高賠償金額為800萬元。由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須於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要求時補充賠償基金,故根據《證券條例》第107(1)條,聯交所於賠償基金中擁有或然負債。補充款額應相等於有關索償而支付之款項,包括任何有關索償而支付或產生的法律及其他開支。

除上文所述者外,本集團在賠償基金方面另有最高可達5,000萬元的或然負債。本集團同意就賠償基金承擔額外1.5億元,其中合共1億元已分別於1998年及1999年從現貨及衍生產品市場發展基金中撥款支付,餘下的5,000萬元要待香港期貨保證公司結束後方再調撥資金支付。若預計可從香港期貨保證公司收回的資金不足以支付上述的5,000萬元,不足之數得由本集團向賠償基金支付。

聯交所曾承諾向印花稅署署長因其參與者少付、拖欠或遲交印花稅而造成的稅收損失而作出賠償,就任何一名參與者拖欠款額之賠償以20萬元為上限。在微乎其微的情況下,若聯交所於2000年12月31日的500名(1999年:491名)開業參與者全部均拖欠款項,根據有關擔保,聯交所須承擔的最高賠償總額將為1億元(1999年:9,820萬元)。

根據《交易所及結算所(合併)條例》第21條,香港交易所於2000年3月6日承諾,若香港結算在仍屬香港交易所全資附屬公司之時清盤又或在其不再是香港交易所全資附屬公司後的一年內清盤,則香港交易所會承擔香港結算在終止成為香港交易所全資附屬公司前欠下之債務及負債以及清盤的費用、支出與成本,承擔額以5,000萬元為限。

香港交易所自2000年12月13日起為香港結算作擔保令其取得銀行信貸額,以取代上文「資產押記」項下所述的10億元備用信貸。信貸額共達11億元,由5家銀行以協定基準授予香港結算,作為遇有CCASS參與者拖欠付款時由香港結算代為履行責任所需的備用資金。至2000年12月31日,香港結算並無動用有關信貸額。

僱員

在將聯交所、期交所以及香港結算的業務整合至新的業務組織架構的過程中,香港交易所建立了本身的一套人力資源政策和程序,以任人唯才為原則。本集團的僱員總數預料會由1,052人減至860人。於2000年12月31日,本集團僱員人數為891人,2001年上半年內可望進一步削減至目標數目。

僱員費用(不包括董事酬金)約為5.86億元(1999年︰5.71億元)。

本集團致力確保在集團的薪酬及獎金架構之下,僱員的薪酬水平具有市場競爭力,並與僱員本身的表現掛。

本集團董事及僱員可獲授購股權,按香港交易所股東於2000年5月31日股東特別大會上通過的購股權計劃條款認購香港交易所的股份。在6月份,香港交易所根據購股權計劃授出合共可認購36,423,269股股份的購股權。

展望

由於本集團很大部分的收入來自交易徵費、結算及交收費以及衍生產品合約的保證金所得之利息收入,因此本集團的業績表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在因素,其中較重要者包括市場氣氛、聯交所成交金額、期交所未平倉合約張數以及衍生產品市場的波動情況。繼2000年首兩季牛市氣氛完結後,現貨市場的成交量在2000年下半年已回復較正常的水平。如情況持續,2001年的收入未必能及上2000年的水平。

然而,本集團將透過採取可應用之最新科技和增加使用交易設施的層面,致力進一步提升現貨及衍生產品市場的效率和透明度,從而吸引更多投資者和有意集資的公司。因此,本集團將繼續提升和整合旗下交易、結算及風險管理系統,並會推出新服務和新產品,迎合市場需要。本集團亦會盡力提高市場的質素、風險管理和持正操作。2001年上半年設立北京辦事處後,本集團將舉辦更多活動,進一步推廣集團作為內地企業其中一個主要的國際集資中心的角色。上述措施可望加強本集團的營利能力。

隨著各附屬公司的業務整合大致完成,本集團將更能有效地應付市場的新發展及變化。

主席報告

成立香港交易所並將之安排上市,為集團注入了以表現及服務為本的全新企業文化。與此同時,香港交易所也成為一家市場為本的公眾公司,強大、獨立的管理層同時向公司股東及投資大眾負責。有關的安排也令本集團得以全面監管及管理現貨和衍生產品市場,加強了本集團確保市場公平和有秩序運作的能力。

展望未來,作為一家運作整合、業務專注且以商業為本的企業,香港交易所必能盡得優勢。

購入、出售或贖回香港交易所的上市證券

在截至2000年12月31日止年度,香港交易所並無贖回其任何上市證券,香港交易所及其附屬公司概無購入或出售香港交易所任何上市證券。

承董事局命
主席
李業廣

香港,2001年3月13日

更新日期 2001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