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於2007年11月16日至2008年1月15日期間1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每三位香港成年人中便有一位是證券投資者(曾投資於香港交易所旗下證券市場的人士)。根據有關調查,個人投資者(指參與香港交易所旗下證券市場或衍生產品(即期貨及期權)市場或兩者均有參與的人士)佔成年人口的比率由2005年的28.8%增至35.8%。
《個人投資者調查2007》結果顯示:
|
香港成年人口中有32.4%是證券持有人,即在受訪時持有證券的人士。所持證券價值的中位數為100,000元。
|
|
證券投資者中,約有20%(或佔成年人口的7%)曾投資權證2(即在受訪時持有或在受訪前12個月內曾買賣過權證的人士)。
|
|
香港成年人中口有1.6%(或93,000人)是衍生產品投資者(指在受訪時持有或在受訪前12個月內曾買賣過在香港交易所旗下衍生產品市場的期貨或期權的人士)3。
|
|
綜合起來,香港成年人口中有35.8%(或2,024,000人)是個人投資者(即證券投資者或衍生產品投資者或兩者皆是)。
|
|
證券投資者中,有85.7%是證券交易者(即在受訪前12個月內曾買賣過證券的人士)。
|
|
證券交易者中,有58.8%是網上證券交易者(即在上述12個月期間內曾透過線上媒體進行證券交易的人士),較2005年的38.5%為多;衍生產品投資者中,有49.2%是網上衍生產品交易者(即在上述12個月期間內曾透過線上媒體進行衍生產品交易的人士),較2005年的37.5%為多。
|
|
證券交易者中,只透過銀行進行交易的佔62.9%(較2005年的59.1%為多),而只透過經紀行進行交易的佔22.6%(較2005年的30.8%為少)。衍生產品交易者中,只透過經紀行進行交易的約佔48%(較2005年的41.2%為多),而只透過銀行進行交易的則佔36.7%(較2005年的48.5%為少)。 |
調查期間,典型的香港個人證券投資者是42歲、受過高中或以上教育、個人每月收入約22,500元、家庭每月收入約35,000元的人士。
典型的香港個人衍生產品投資者是42歲、受過預科或以上教育、個人每月收入約35,000元、家庭每月收入約55,000元的人士。
證券投資者於2007年的交易較2005年頻密 ─ 2007年12個月內的證券交易宗數的中位數為10宗(較2005年的5宗為多)。僅就證券交易者(即不包括在該期間沒有進行買賣的證券投資者)而言,證券交易宗數的中位數為15宗;每名證券交易者在相關的12個月內的平均每宗證券交易金額的中位數為35,000元。每名證券交易者在相關的12個月內的引伸證券交易總額的中位數為500,000元4(較2005年的340,000元為高)。
衍生產品投資者於2007年的交易亦較2005年頻密 ─ 2007年12個月內的衍生產品交易宗數的中位數為10宗5較2005年的6宗為多)。在相關的12個月內,每名衍生產品投資者的平均每宗衍生產品交易的合約張數中位數為2張(2005年為3張)。每名衍生產品投資者在相關的12個月內的引伸總合約張數的中位數為40張,較2005年的24張為多6 。
與非網上證券交易者比較,網上證券交易者多為較年輕、具較高學歷及高職位的人士;他們所持證券的價值多會較高、交易次數亦多會較頻繁。
與主要透過銀行進行交易的證券交易者比較,主要透過經紀行進行交易的證券交易者所持證券的價值多會較高、交易次數多會較頻密、每宗交易金額亦多會較高。
證券投資者普遍對香港證券市場各方面均持正面看法(在7分制的評分準則上(1為非常不同意,7為非常同意),所有項目所得平均分為4分以上)。衍生產品投資者普遍對香港交易所旗下衍生產品市場各方面亦持正面看法(所有項目所得平均分均接近5)。當被問及「香港交易所以公眾利益為優先考慮」這方面時,個人投資者的看法亦屬正面。
《個人投資者調查》自1989年起一直定期進行,2007年的調查以電話訪問了共2,292人。
《個人投資者調查2007》報告的英文版全文及以往的調查報告已登載香港交易所網站: http://www.hkex.com.hk/chi/stat/research/pages/research_c.aspx。
隨附部分調查結果的統計圖表。
圖1. 證券持有人及證券投資者趨勢

圖2. 衍生產品投資者趨勢

圖3. 網上證券交易者及網上衍生產品交易者所佔比率的趨勢(2002年至2007年) 
圖4. 對香港股票市場*的觀感(2005年及2007年)

圖5. 對香港交易所旗下衍生產品(即期貨期權)市場的觀感(2005年及2007年)

圖6. 對香港交易所的觀感(2005年及200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