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於2020年忙碌而充實,截至2020年9月止九個月的業績及交投均創歷年新高,同時亦推出各種新產品及新計劃,持續市場創新、提升競爭力。儘管今年以來地緣政治及經濟環境動盪,復有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困難與挑戰,但香港交易所仍展現出靈活的適應能力,鞏固其作為亞洲金融樞紐的地位。
香港交易所在「立足中國」、「連接全球」及「擁抱科技」這三大戰略上進展良好。年內,滬深港通及債券通實施了一系列新的優化措施,這兩個連接香港與內地市場的互聯互通計劃更添吸引力;而香港交易所多項市場微結構優化措施,亦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交易及金融投資中心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香港交易所於7月推出了MSCI亞洲及新興市場指數期貨,香港作為亞洲領先的衍生產品交易樞紐的地位更形鞏固,香港交易所亦進一步面向國際,深化與全球不同資產類別的投資者的關係。
香港交易所於11月宣布計劃開發革新平台「FINI」,簡化在香港首次公開招股的結算程序,鞏固香港全球首選上市地點的地位。該項深度創新計劃突顯了香港交易所在香港市場科技發展方面的決心和進展。香港交易所近期亦宣布推出「Synapse」平台,將可大幅提升滬深股通交易後工作流程的效率及透明度,讓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內地股本證券市場。
在2018年改革上市制度後,香港交易所繼續致力締造更有動力、更多元化的香港市場,並取得顯著成效,吸引了不少新股來港作主要上市及第二上市,有助推動本地市場結構轉型,年初至今*來自新經濟公司的上市集資額比去年同期更上升逾61%。香港已建立了亞洲最蓬勃的科技及新經濟公司金融生態系統。
香港交易所的新股市場集資金額有望創2010年以來的新高,當中新經濟公司佔上市新規實施以來香港整個新股市場集資總額近60%*。新經濟公司對股票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的佔比不斷增加,由2018年的4.1%增至2020年11月的22.8%。短短幾年,香港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資中心,自上市新規生效以來,已迎來47家醫療健康和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
為慶祝香港交易所上市20周年,新成立的香港交易所慈善基金啟動「香港交易所慈善夥伴計劃」,並捐出首筆2,000萬元,支持理財教育、社會多元共融、扶貧紓困,以及環境可持續發展等四大範疇的社區項目的長遠發展。夥伴計劃與香港交易所於2020年進行的其他慈善事業,年初至今合共已為社區捐出超過一億元。為實現香港交易所的持續發展目標,並促進香港成為亞洲領先的綠色及可持續發展金融中心,香港交易所成立了可持續及綠色交易所「STAGE」。STAGE為亞洲首個多元資產類別可持續金融產品平台,推出初期涵蓋29隻由亞洲領先企業發行的可持續發展金融產品。
展望2021年,香港交易所會繼續專注落實三年戰略規劃,捕捉區內外各項發展機遇,以實現成為「國際領先的亞洲時區交易所」的願景。
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說:「今年是香港交易所成果豐碩的一年,儘管宏觀環境充滿挑戰,我們的業務仍然欣欣向榮。我們繼續穩步推進集團的三年戰略規劃,把握增長機遇,並審慎控制成本和管理風險。2020年更加突顯了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我相信,香港交易所未來將繼續在連接全球投資者、企業和市場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過去一年,全球都面臨嚴峻考驗,香港交易所衷心感謝所有合作夥伴以至金融業各界人士這一年來對交易所業務的參與和支持,並期望於來年繼續緊密合作,共同為香港市場的繁榮有序作出貢獻。
回顧今年的一些重要里程碑:
財務、企業及戰略摘要
- 2020年1月至9月的收入及其他收益為140.91億元,創九個月新高,按年升12%
- 與MSCI簽訂主要授權協議,推出其亞洲及新興市場指數期貨及期權合約
- 香港交易所上市20周年
- 香港交易所慈善基金啟動,推出「香港交易所慈善夥伴計劃」
- 慶祝滬深港通開通六周年、債券通開通三周年
上市及首次公開招股
- 年初至今*新股集資總額按年升25%,香港作為全球新股集資中心的地位更形鞏固
- 自2018年推出新上市制度以來,共有26家尚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根據《上市規則》相關章節來港上市,合共集資707億元
- 刊發有關法團實體不同投票權公司的諮詢總結,提供新的豁免安排,讓合資格的法團實體不同投票權發行人可來港第二上市
- 刊發有關主板盈利規定的諮詢文件
創新及科技
- 推出FINI框架諮詢文件,建議簡化新股結算流程,利用智能科技提高效率、減低要鎖定的資金,也將香港首次公開招股程序數碼化
- 於2022年推出Synapse平台,簡化滬深股通的交易後工作流程
- 創新及數據實驗室繼續在核心業務上應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新科技
- 引領數碼化轉型潮流,推出首次公開招股申請及發行人披露無紙化,提升數據質素、加強自動化
- 引入人工智能計劃,協助對發行人年報進行合規審閱
產品及服務
- 香港市場推出的新產品:首隻鐵礦石期貨ETF、商品槓桿及反向產品、香港上市A股槓桿及反向產品;推出美元及人民幣(香港)白銀期貨、MSCI亞洲及新興市場指數期貨、恒生科技指數期貨
- 推出特別獨立戶口(SPSA)集中管理(Master SPSA)服務,優化滬深港通
- 擴大滬深港通的合資格股份範圍,加入香港上市的尚未有收入生物科技公司以及上海科創板上市的A股
- 交易所買賣產品(ETP)採用新的價位表及持續報價莊家責任,提升香港上市ETP的流動性
- 場外結算公司推出為以港元隔夜平均指數(HONIA)為參考的利率產品提供的結算服務
- LME計劃發展其電子期權市場,而同時保留現行透過電話進行的期權交易架構的靈活性
市場運作
- 香港證券市場開市前時段競價機制及市場波動調節機制的優化措施成功推行
- 結構性產品的上市周期縮短至三個交易日
- 刊發有關無紙證券市場的諮詢總結,向實現香港證券市場無紙化踏出重要一步
- LME推出新規則,優化旗下倉庫網絡
- LME開始發布非標倉單庫存數據,提高全球金屬庫存的透明度
企業社會責任及ESG
- 成立亞洲首個多元資產類別可持續金融產品平台——可持續及綠色交易所「STAGE」,於推出初期涵蓋29隻由亞洲領先企業發行的可持續發展金融產品
- LME刊發有關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業界討論文件,並落實推動金屬市場建立可持續未來根基的願景
- 香港交易所連續11年納入道瓊斯可持續發展亞太指數
- 就《環境、社會及管治》匯報事宜刊發更多指引材料
應對2019新冠病毒的相關措施
- 香港交易所聯同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就發行人刊發年報及舉行股東大會等事宜刊發指引,減輕疫情對上市公司合規工作的影響
- 推出虛擬上市儀式,以創新的網絡方式歡迎發行人成為香港上市公司一員
- 捐出1,000萬元的防疫緊急救濟金,幫助有需要的人士
- 向每名開業的交易所參與者扣免10,000元,助其應對波動的經濟環境
- LME暫停場內交易,有關金屬價格按電子平台的電子交易活動計算
奬項與榮譽
- 香港會計師公會「最佳企業管治大獎」金奬
-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最佳年報獎」
- SRP「最佳結構性產品及衍生產品交易所」(Best Structured Product & Derivatives Exchange) 及「最創新產品方案(界內證)」(Most Innovative Solution (Inline Warrants))
- 其他認許詳情見香港交易所集團網站
2020年1月1日至11月30日的市場統計數據已登載於香港交易所網頁。
以下是年內的一些照片回顧。
主席史美倫在出席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時接受訪問。
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在達沃斯的「香港之夜」發言。
李小加(左)與史美倫(右)慶祝鼠年首個交易日。
李小加(左)與史美倫(右)敲鑼慶祝香港交易所成立20周年。
李小加在香港交易所生物科技峰會上發言。
李小加退任前透過視像會議與傳媒交流。
註:
*截至2020年12月10日
關於香港交易所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是世界主要的交易所集團之一,業務範圍包括股票、大宗商品、衍生產品、定息及貨幣產品。香港交易所是全球領先的新股融資中心,也是香港唯一的證券及衍生產品交易所和結算所營運機構,為國際投資者提供進入亞洲最活躍市場的渠道。
香港交易所透過全資子公司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和LME Clear Limited,運營全球領先的工業金屬交易市場。2018年,香港交易所在中國深圳設立的前海聯合交易中心開業,邁出大宗商品業務發展的又一步。
香港交易所是與中國內地市場互聯互通的先行者。2014年,香港交易所推出滬港通機制,讓國際投資者可以通過香港直接投資中國內地股市;滬港通開啟的互聯互通機制先後於2016年及2017年拓展至深港通及債券通。
www.hkexgroup.com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