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 Turnover
-






-
-
|
|
|
|
|
|
-
-
-
加載中

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現已是全球關注和聚焦的議題,投資者都希望獲得更多資訊,了解氣候問題及相關政策變化如何影響發行人的資產、業務運作及財務狀況。香港交易所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守則》(《ESG守則》)D部分載列優化後的氣候相關披露規定(新氣候規定),緊貼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刊發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S2號——氣候相關披露。新氣候規定將於2025年1月1日生效。

根據新氣候規定,發行人須參照以下四項核心元素,披露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的資料:

  • 管治— 發行人用於監察、管理及監督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的管治流程、監控措施及程序;
  • 策略—發行人管理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的策略;
  • 風險管理—發行人用於識別、評估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以及釐定當中輕重緩急並持續監察的流程;及
  • 指標及目標—發行人用於了解自己在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方面表現的指標及目標,包括達致所設定氣候相關目標的進度,以及法例規定須達致的目標。

香港交易所的網上培訓網頁載有新氣候規定的概覽,我們的實施指引則提供有關根據新氣候規定進行披露的實用技巧。

根據香港可持續披露路線圖,上市公司最終將按照ISSB準則(即國際財務報告準則S1號——可持續相關財務信息披露一般要求以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S2號——氣候相關披露)的本地版本進行可持續發展匯報。因此,我們鼓勵發行人及早採納 ISSB 準則。發行人應留意,根據 ISSB 準則編備的 ESG 報告將被視為符合新氣候規定。如需進一步指引,發行人可參考有關編備ISSB可持續信息披露的網上培訓

氣候變化:
情景分析

評論

電能實業有限公司 (00006), 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p. 50)
 
Power Asset_50_c


(p. 51)

為符合TCFD的披露建議,我們以高排放╱維持現狀的發展路徑(攝氏4度)和以低碳經濟為目標的嚴格標準(攝氏1.5度)兩種情景,作為充分考慮實體和轉型風險的兩項基礎,並了解在未來不同狀況下,推動業務發展可能受到的影響。


(p. 52)

確定情景分析的範圍和界限

情景分析首先按財務貢獻確定哪些是集團最為關鍵的業務,即是每間營運公司對集團息稅前盈利和總資產的貢獻。我們亦考慮業務的策略重要性,以確保大部分承受風險兼具重要財務價值、以及多元化和不同地區的業務已被涵蓋在內。進行財務重要性審查及策略考慮之後,我們對位於3個地區的3個行業進行情景分析。所選定的業務佔集團息稅前盈利和總資產價值的80%以上。


(p. 58-59)

經評估轉型風險和機遇的潛在影響

Power Asset_58to59_1200_chi



(p. 60)

在能源業的轉型過程中存在不少機遇。隨著市場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需求日增,輸配電行業尤能發揮關鍵作用。 


我們審慎評估退出化石燃料相關資產業務的策略。
….

從傳統能源向可再生能源過度,我們深信這些策略, 加上我們業務的多元化特點,能夠讓集團在不斷變化的能源市場中保持抗逆力,把握轉型帶來的種種機遇,從而保障並提升持份者的長期價值。

 

評論

發行人以流程圖展示了情景分析的步驟,讓讀者了解發行人如何評估其氣候韌性。

發行人根據其業務的財務重要性和策略重要性來決定情景分析範圍。其採用了兩種對比情景(攝氏4度情景與攝氏1.5度情景)來分析物理和轉型風險對其關鍵業務驅動因素的潛在影響。發行人採用了建基於主要公開情景來源的綜合氣候評估模型來進行情景分析。

除了評估氣候相關風險外,發行人亦利用情景分析來評估已識別的氣候相關機遇的影響,並透過熱力圖呈現評估結果。分析結果支持發行人轉用再生能源的策略方針。

氣候變化:
情景分析

評論

滙豐控股有限公司 (00005), 2023年報及賬目

(p. 225)

我們的氣候境況

在2023年的氣候境況分析中,我們運用五個境況,檢視氣候變化對集團及其旗下公司的潛在影響。

該分析審視業務所在主要地區,並評估涵蓋三個不同時段內集團資產負債表所受影響:短期為截至2025年,中期為2026至2035年,長期為 2036至2050年。該等時段與氣候行動100+組織框架1.2版相符。

編製內部境況時,集團參考可得的外界公開氣候境況,包括綠色金融網絡 (Network for Gre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簡稱「NGFS」)、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和國際能源署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所編製者,以此等外部境況為範本,加以調整,納入集團獨有氣候風險以及集團與不同業務部門和地區與客戶面對的風險,得出嚴重程度不盡相同的境況,從而分析氣候風險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組合。



(p. 226)
 
hsbc_226_chi



(p. 227)

分析氣候境況分析的推算結果

hsbc_227_chi

1.   反事實境況乃模擬氣候變化不會造成損失的境況。

2.   圖表中的虛線代表我們採取策略應對措施後出現的模擬預期信貸損失影響,而該等措施旨在減少淨零碳排放境況所產生氣候風險的影響。

3.   圖表展示的預測於2023年模擬製作而成,並非用作反映《2023年報及賬目》其他章節中披露的2023年12月31日最終概況。
 

氣候相關損失雖然預計短期內仍然微乎其微,但由於經濟過渡至淨零碳排放,中長期而言,有關損失可能較反事實境況增加。

在反映有序過渡的淨零碳排放境況中,該等損失小於延遲過渡風險境況,後者的氣候行動較遲起步,而且較快及更具顛覆性,客戶重整業務模式減碳排放的可用時間較短。誠如圖中虛線所示,該等境況的損失可透過主動型管理方針緩減,包括識別新的氣候相關營商機會和調整集團貸款組合,以減少氣候風險和損失。                                                                                                          

透過建立更具氣候復元力的資產負責表,我們可降低減值風險,提高長期穩定性。

在當前承諾境況下,我們預期與過渡風險相關的損失屬較低減值風險,但我們預期氣候相關的實體風險影響長遠將會增加。如果全球未能符合淨零碳排放路徑,中長期而言,由於極端天氣事件頻率增加,實體風險預計將持續上升。                                                                                                           


(p. 229)

氣候境況分析結果的用途

氣候境況分析有助我們識別及了解氣候相關風險影響及潛在機會,對我們的淨零排放過渡工作至關重要。

氣候境況分析結果會於集團內部資本充足程度評估程序中使用,此為內部評估,以了解集團應對當前和預測風險(包括氣候風險)所需持有的資本。

此外,境況分析為承受風險水平聲明衡量指標提供資訊。例如,該分析有助校準零售按揭組合的實體風險指標,亦用於IFRS 9對氣候影響的評估。

就財務規劃而言,內部氣候境況分析結果用於評估我們的財務規劃是否需要包括氣候方面的短期額外預期信貸損失。

下一階段的發展

我們計劃繼續提升氣候境況分析能力,包括處理模型局限及數據差距、制訂流動資金、復元力及保險風險的評估。我們亦計劃在制訂決策時參考有關結果,特別是以下各方面。

  • 客戶參與 - 識別特定地區和行業的氣候機會及閑韙,例如可再生能源、碳捕獲技術和電動汽車,並利用有關資訊參與和支援客戶過渡至淨零碳排放;

  • 貸款組合導向 - 使用境況分析結果,為如何重新配置貸款組合提供依據,最大程度提高報,低風險,同時實現淨零碳排放目標;及

  • 建立能力評估應對更廣泛環境風險的復元力,並不局限於氣候變化。
… 


評論

為評估氣候變化對其投資組合和營運的潛在影響,發行人制定了五種氣候情景,涵蓋其主要業務地區及三個不同時段。發行人根據公開的氣候情景建立內部情景,當中納入了與其業務和客戶相關的氣候風險。發行人以表格形式列出各個情景的特點,便於比較不同情景特徵。

情景分析的結果為發行人進行內部資本評估、風險管理及財務規劃提供所需資料。最後,發行人還制定計劃,準備進一步加強其氣候情景分析能力,並利用這些觀點與客戶交流、制定投資組合,以及評估更廣泛的環境風險。

氣候變化:
溫室氣體排放匯報

評論

中電控股有限公司 (00002), 2023 可持續發展報告

(p.13) 

以下是就本報告內每個主要數據類別所界定的集團範圍。
 
CLP_13_chi


(p.170)
 
CLP_170_chi 


(p.201)

溫室氣體會計方法
 
溫室氣體報告指引
 
溫室氣體報告指引中電於 2007 年首次制定整個集團的溫室氣體報告指引,具體說明集團溫室氣體數據的收集和編製方法。 該指引乃參照以下各項國際標準及準則編製而成:
 

  • 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及世界資源研究所的 《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企業會計及報告標準》 (修訂版);

  • 《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企業價值鏈(範疇三)會 計與報告標準》;

  • 《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計算範疇三排放量的技術 指引(第一版)》;

  • 2006 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

  • 相關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評估報告 ;
  • 國際溫室氣體排放標準 ISO 14064-1:溫室氣體;及

  • 與地方當局協定的計算方法。
 
中電溫室氣體匯報指引按中電常規檢討,並根據最新的參考資料至少每三年更新一次。最近一次更新於 2020 年進行。 

...

編製基準

中電依照三大基準報告發電及儲能組合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全面回顧集團的碳足跡,並報告減碳工作進程。其三大基準為: 

  • 按淨權益計算:指中電資產所生產的電力。根據中電在資產組合中權益份額計算,即範疇一和範疇二 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按淨權益計算反映經濟權益, 顯示中電佔多數權益及佔少數權益的資產所帶來的溫室氣體風險與機遇的程度。
  • 權益及長期購電容量和購電安排:該編製基準既包括中電資產發電量,透過購電容量和購電安排購買的電力,以及現貨購買的電力。這有助持份者了解 中電向客戶提供電力服務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情況。除了按淨權益計算的溫室氣體排放外,亦包括購電而產生的直接溫室氣體排放。
  • 營運控制權:該編製基準代表中電對營運事務擁有直接影響力及控制權的發電資產的溫室氣體總排放 量。十多年來,中電一直基於營運控制權披露範疇 一及範疇二溫室氣體合併排放總量,並將繼續如此,以顯示長期進程。



(p.202)

計算方法

範疇一和範疇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中電根據上文所述的溫室氣體報告指引計算其範疇一和地點基準的範疇二排放量。 中電每年從業務單位各自所在的司法管轄區政府及當局獲取排放系數。若無法提供當地排放系數,亦會參考其他被認可來源。

範疇三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下表概述被視為與中電有關的範疇三類別,以及其排放量的計算方法。

CLP_202_chi


(p.204)

以下為被視作與中電無關聯的類別,因此並無計入範疇三排放量概況報告。
 
CLP_204_chi

 

評論

發行人全面概述了其溫室氣體排放管理和匯報方法。發行人參考國際標準和指引,制定了適用於整個集團的溫室氣體報告指引,訂明集團溫室氣體數據的收集和編制方法,並會每三年檢視一次。發行人亦詳細解釋其如何根據三個基準來匯報溫室氣體排放,有助讀者進一步了解發行人的做法。

在匯報範圍 3 溫室氣體排放時,發行人分析了《溫室氣體核算體系:企業價值鏈(範圍3)核算與報告標準》所述的每個範圍3類別,並闡明某個類別何以與其業務相關或無關。發行人提供了五年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紀錄,讀者可從中回顧發行人這些年來的碳足跡和脫碳進展。此外,發行人亦按範圍 3 類別逐一披露每個類別的排放數據,令這些排放的主要來源一目了然。

氣候變化:
溫室氣體排放匯報

評論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 (00700), 2023年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p.18) 

碳中和承諾

騰訊通過碳中和承諾,明確我們的減排雄心,並驅動自身運營以及上下游產業鏈開展減碳行動。 

2021年1月,騰訊承諾碳中和,並啟動碳中和規劃 ;

2022年2月,騰訊發佈了覆蓋供應鏈的2030年碳中和目標,以及減碳路徑; 

2023年4月,騰訊設置了絕對排放量減排目標,覆蓋範 圍一、二和三,此目標已通過SBTi認證,符合1.5℃目標。

 

Tencent_18_1200_c



(p.106)

 

Tencent_106_chi

 

評論

發行人承諾於2030年前在營運和供應鏈方面實現碳中和,有關披露將發行人的溫室氣體減排工作與其承諾切實聯繫起來。發行人列出其脫碳路線圖,著重指出其推動轉型至低碳未來的主要措施。 

發行人亦提供了歷史溫室氣體排放數據,有助讀者評估發行人歷年的脫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