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現貨市場交易研究調查2013/14》的結果顯示,本地投資者的交易再次佔證券市場總成交最大比重。
該研究調查顯示,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2013/14年度)本地投資者的交易佔香港交易所旗下證券市場總成交金額的45%,比前12個月期間(2012/13年度)的38%為高,而外地投資者的交易佔市場總成交金額的比重由2012/13年度的46%下跌至2013/14年度的39%。研究調查亦顯示,2013/14年度機構投資者的交易佔市場總成交金額的58%(2012/13年度為61%),而個人投資者的交易比重則為25%(2012/13年度為22%)(見圖1及2)。
2013/14年度研究調查的其他結果
- 外地機構投資者是四種投資者類別(本地/外地及個人/機構)中佔市場交易比重最高者,其交易佔市場總成交金額的34%,低於2012/13年度的41%(見圖1)。
- 本地機構投資者的交易佔市場總成交金額的24%,高於2012/13年度的20%(見圖1)。
- 本地個人投資者的交易佔市場總成交金額的20%,高於2012/13年度的18%(見圖1)
- 交易所參與者本身的交易在2013/14年度佔市場總成交金額的比重,維持在16%的歷史高位(見圖1)。
- 來自美國、英國、中國內地及歐洲其他地區投資者的交易繼續佔來自香港以外地區投資者交易總額的最大比重(見圖3):
- 英國投資者的交易比重為外地投資者之首,由2012/13年度的26%升至2013/14年度的28%。
- 美國投資者的交易比重居次,2013/14年度佔外地投資者交易的比重為26%,低於2012/13年度的28%。
- 中國內地投資者的交易比重排名第三,2013/14年度佔外地投資者交易的13%,高於2012/13年度的11%。
- 歐洲大陸投資者於2013/14年度的交易佔外地投資者交易的10%,低於2012/13年度的14%。
- 亞洲投資者於2013/14年度的交易合共佔外地投資者交易的29%,高於2012/13年度的24%。
- 亞洲區內有21個報稱的外地投資者來源地;而其他報稱的來源地(即亞洲、歐洲及美國以外地區)也超過43個。
- 過去十年,來自中國內地投資者的交易以28%的複合年增長率遞增,增幅為香港以外所有單一來源地之中最高者(見表1)。
- 個人網上交易佔個人投資者交易總額的38%(2012/13年度為39%)及佔市場總成交金額的9%(2012/13年度為8%)(見圖4)。
《現貨市場交易研究調查》自1991年起每年進行,每次涵蓋香港證券市場前一年的10月至之後一年的9月共12個月的交易數據。在2013/14年度的調查中,香港交易所向481名交易所參與者寄發問卷,回應率以數目計是90%,以成交金額計是97%。
《現貨市場交易研究調查2013/14》的報告全文(只提供英文版)登載於香港交易所網站。
註:
1. |
本文中,現貨市場、證券市場與股票市場均指香港交易所的全資附屬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旗下買賣股票、債券、基金、衍生權證及其他產品的市場。
|
2. |
聯交所參與者(或稱交易所參與者)本身的交易是指以其公司本身賬戶所進行的交易。
|
3. |
個人網上交易是指個人投資者將買賣指令透過如互聯網等電子媒體直接輸入並傳送至經紀經執行而產生的交易。
|
4. |
是項研究調查的調查對象是交易所參與者,他們是按本身對客戶的認識回應調查。香港交易所無法直接接觸交易所參與者的客戶,亦無法核實其身份。
|
5. |
研究調查的其中一項限制,是交易所參與者有可能不知道他們的客戶買賣的真正來源地。例如,參與者可能將來自外地但經本地機構落盤的買賣,列作本地機構買賣,反之亦然。有些交易所參與者未必能夠知悉由銀行轉介而來的買賣盤之真正分類,而或會將這些視為直接來自銀行的機構客戶交易。因此,調查結果可能與真實情況有所偏離。
|
圖1. 現貨市場成交金額按投資者類別的分布
(2013年10月 - 2014年9月)

註:由於四捨五入之誤差,數字的總和未必相等於100%。
圖2. 現貨市場成交金額按投資者類別的分布
(2004/05 年度 - 2013/14年度)
(a) 本地及外地

(b) 個人及機構

註:由於四捨五入之誤差,數字的總和未必相等於100%。
圖3. 現貨市場中外地投資者成交金額按來源地的分布
(2013年10月 - 2014年9月)
# |
2013/14年度,「亞洲其他地區」所報稱的來源地有孟加拉、文萊、柬埔寨、印度、印尼、哈薩克斯坦、老撾、澳門、馬來西亞、蒙古、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南韓、斯里蘭卡、泰國及越南。
|
* |
2013/14年度,「其他地區」所報稱的來源地包括安圭拉、巴哈馬、巴林、伯利茲、百慕達、玻利維亞、巴西、英屬維爾京群島、加拿大、開曼群島、庫克群島、哥斯達黎加、庫拉索、塞浦路斯、多米尼克、岡比亞、危地馬拉、以色列、肯亞、科威特、利比里亞、馬紹爾群島、毛里裘斯、墨西哥、新喀里多尼亞、新西蘭、阿曼、巴拿馬、巴拉圭、秘魯、卡塔爾、俄羅斯、薩摩亞、沙特阿拉伯、塞舌爾、南非、聖基茨與尼維斯、千里達和多巴哥、土耳其、阿聯酋、烏拉圭、瓦努阿圖及委內瑞拉。 |
註:由於四捨五入之誤差,數字的總和未必相等於100%。
表1. 過去十年各類投資者的成交金額複合年增長率